行业动态

海阳核电3号机组钢穹顶吊装成功

3月23日,中国核建(601611)成员单位中核二四圆满完成山东海阳核电3号机组钢穹顶吊装,标志着3号机组核岛土建工作进入尾声,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3号机组钢穹顶结构复杂,吊装总重量963吨,采用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,经过起钩、变幅、旋转、带载行走、下落、调整等一系列高精度动作,与焊接在SC结构模块上的牛腿实现毫米级对接,整个吊装过程安全平稳、风险可控。
追求卓越 以匠心打造标杆工程
坚持最高标准,压实绝对责任。中核二四积极践行“六大控制七个零”高质量精细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,通过常态化安全文化宣贯与考核机制,形成从管理层到作业层的安全责任共同体。持之以恒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,持续构建更加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吊装质量;组建安全评估小组,全面分析潜在风险,从穹顶超重可能引发的起吊失衡,到高空作业面临的坠物隐患,都被一一纳入考量范围,并通过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验证应急预案有效性。同时,现场设置多个安全监督点,全方位、无死角地监督作业流程,一旦发现违规操作,立即纠正。
推进精益建造,提升工程品质

中核二四将精益求精融入全流程管控,构建了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,建立了覆盖设计论证、施工组织、验收评估的全要素协同管控机制,通过深度解析工程特性,制定标准化、精准化作业规程,将吊装误差控制、焊接工艺参数等关键指标转化为可量化执行的质量红线,确保施工过程零缺陷、零隐患。同时,运用BIM技术开展施工模拟,提前识别质量风险点并制定防控预案,建立焊缝数字档案,实现关键工序合格率达100%;定时巡检,对穹顶的焊接点、零部件安装精度等进行细致检测,形成“发现-分析-改进”的质量提升螺旋,推动项目实现“双百双零”目标,即100%工序一次合格、100%检测达标,零缺陷移交、零整改返工。
强化班组建设,提升整体作战力。中核二四大力推行标准化、精细化的班组管理模式,通过制定“党员进班组”方案,积极引导各班组深挖自身特色,以“攻坚有我,使命必达”为核心,培育独具内涵的班组文化;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,实时监测工作进度与质量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;设立班组文化墙,展示质量里程碑、创新成果、荣誉榜单等,激励班组成员不断进步;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,各班组紧密配合、协同作战,打破沟通壁垒,形成强大的攻坚合力,切实将班组打造为“技术执行单元+质量责任单元+创新孵化单元”的“三位一体”战斗集体,确保穹顶精准对接。
技术赋能 以创新提升生产效能
在海阳核电3号机组建设进程中,穹顶施工工艺的创新优化成为推动项目高效推进的关键驱动力。
施工前期,技术团队深入剖析穹顶结构与构件制作工艺,针对径向梁的设计实施关键变革,将原焊接H型钢设计优化为热轧H型钢,极大缩短了预制周期,为后续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。同时,团队引入先进的模块化施工理念,将径向梁与覆面板巧妙组合,形成模块化组合件,并在预制阶段完成单体加工。
吊装准备阶段,科学规划拼装场地,分析优化吊装路径,从施工条件准备阶段的材料、设备检查,到吊装时的先决条件确认、索具连接、索力调整、试吊、正式吊装以及后续安装验收等,均严格遵循标准和方案执行,保障各环节紧密协同、实现精准就位。
党建引领 以精神展现硬核担当
中核二四把党建引领作为项目建设推进的重要抓手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、同题共答,在施工一线建立标准化红色阵地,为工程建设注入“红色动力”,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发力。
面对超大构件吊装毫米级精度控制的挑战,中核二四积极践行“勇担使命 奋发图强 协同攻坚 敢于超越”的重大工程精神,充分发挥集体智慧,将业主、监理、设计、施工等各方紧密联系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攻坚克难。同时,组建党员突击队、青年先锋队,建立党员责任田,整合跨领域党员骨干力量,实现党员带头对吊装路径进行详细分析优化,一次完成整个场地布置和干涉物项处理,确保每个环节紧密衔接。
在吊装过程中,广大党员始终坚守一线,密切关注每一个操作环节和设备运行状态,引领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汇聚起攻克穹顶吊装难题的强大合力,让党旗在建设现场熠熠生辉。
勠力同心铸辉煌,昂首阔步再奋进。中核二四将继续砥砺前行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严谨的态度,全身心投入后续建设中,矢志不渝把CAP1000打造成标杆工程,为我国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。
CNEC
供稿 | 中核二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