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济新高速黄河大桥首根钢桁梁成功吊装

  项目建设“进度条”再刷新!日前,在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的济新高速公路黄河大桥施工现场,随着首根重达260吨的钢桁梁在距水面200多米高空精准落位,世界首创独塔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实现里程碑突破,全面开启桥面安装阶段,为冲刺今年年底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济新高速是河南省高速公路“13445工程”重点建设项目,全长48.5公里,新安县境内约32.8公里。自项目开工以来,新安全县上下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相关部门、沿线各镇全力搞好服务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。

1.jpg

  承建济新高速黄河大桥标段的中铁四局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济新高速黄河大桥位于济源市与新安县交界的王屋山-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内,横跨黄河小浪底库区,主跨达555米,塔高109米,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造。

  作为济新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工程,济新高速黄河大桥是世界首创独塔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,世界最大跨径的回转缆悬索桥,建成后将成为河南省跨径最大的桥梁。

  “在距离黄河水面200多米的高空,且只有一个塔和一根长1613米的回转主缆做支撑,施工作业难度可想而知。”中铁四局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得益于种种优势,济新高速黄河大桥建设顺利,各项施工均按预定节点步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阶段。

  钢桁梁是桥梁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,济新高速黄河大桥由34节钢桁梁组成、总重达10200吨,首节钢桁梁吊装直接检验施工团队的技术方案和施工举措是否科学、有效。

  “本次吊装的首节钢桁梁长17.9米,桁高7.5米,桥面宽37.4米,重约260吨。”中铁四局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260吨的“钢铁积木”相当于170辆小汽车的总重量,得益于BIM数字孪生技术、北斗定位系统及自主研发的智能张拉系统等“首创技术”,使得每根主缆受力均衡,最终实现空中毫米级精准对接。

  据介绍,待所有钢桁梁吊装完成后,大桥将进行主缆缠丝、涂装作业,同时进行钢梁及桥面附属结构的安装。
  不止于此。在济新高速公路铁门互通立交项目建设现场,洛报融媒记者看到,互通立交桥主体已经进入尾声,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负弯矩预应力钢绞线穿束作业。

  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,春节假期后,济新高速铁门枢纽互通桥面系施工全面恢复,互通内T形梁架设施工完成总施工量的九成以上。为保证施工进度,项目部持续优化施工组织,加强项目管理,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。

  新安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目前,济新高速新安县境内全线控制性工程施工均按节点推进,路基已实现全线贯通,全力冲刺2025年年底全线通车目标。

  济新高速建成后将与新伊、菏宝、连霍高速公路相连,进一步完善豫晋高速公路网,密切豫晋两省的交通联系,有效带动沿线旅游开发、经济发展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郭学锋 通讯员 王毅 文/图)